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812125356/http://www.sps.tsinghua.edu.cn/cn/about/survey.html
关于我们 | 学院概况

建院

清华大学药学院坐落在清华大学校园西北角的医学科学楼内,初始于2012年成立的药学系,隶属清华大学医学院。

经过三年的快速发展,2015年12月25日,药学院成立仪式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举行。成立仪式由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主持,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沈岩院士,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同志,著名药物学家、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陈凯先院士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等各界嘉宾领导的见证下,药学院正式成立。


师资

目前,清华大学药学院共有在职教师25人,其中教研系列21人,教学系列3人,实验技术系列1人。教研系列教师中“国家千人计划”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教授1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清华大学“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新药评审委员3人、国家保健食品审评委员2人。


学生

清华大学药学院每年通过全国高考以及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方式择优录取本科生,同时通过本、外校推荐免试以及全国统考的方式择优录取研究生,生源优秀。目前,药学院全日制在读学生共计148人,其中本科生64人、硕士研究生11人,博士研究生73人,另外,在站博士后23人。


公共平台

药学院致力构建可推进高效、系统化的转化共享平台。已建平台包括新靶点发现子平台、高通量筛选子平台、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子平台、药物制剂子平台等。目前我们已面向校内及校外高校与研究所,开放了首个由专业团队管理和运营的以药物发现、筛选和评价为核心的公共服务平台。


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是于2014年底批准成立的校级机构。旨在以替代、修复、重建或再生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再生医学”为主线,以干细胞技术、分子基因调控技术、体细胞重编程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组织器官代用品和再生医学等为重点,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衰老等重大课题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并开展基于胚胎和诱导全能干细胞、成体干细胞、癌症肿瘤干细胞、器官和组织再生的研究与转化,开发全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合作发展

药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美国匹兹堡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及强生、罗氏、葛兰素史克、紫光制药等。并于2016年年初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就联合成立“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北京)” (Global Health Drug Discovery Institute)达成共识,同时与美国加州生物医学研究院(California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达成战略与技术合作。


医药产业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被公认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蓄势待发的清华大学药学院,将遵循“追求卓越、促进转化、国际接轨、世界一流”的整体要求,勤求博采、继往开来,为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